AI驱动卡片笔记Blinko自托管部署指南,一键Docker启动私人智能笔记应用系统
作者
小编
发布时间

项目介绍
Blinko 是一款由 AI 驱动的卡片式笔记应用,专为那些想要快速捕捉和整理转瞬即逝想法的用户而设计。它采用现代化架构构建,支持 AI 增强的笔记检索、自托管部署、离线语音识别等强大功能。无论你是创意工作者、学生还是知识工作者,Blinko 都能帮助你随时随地记录灵感,确保没有任何创意火花被遗漏。
该项目基于 Tauri 框架开发,提供轻量级且高效的多平台支持,包括 macOS、Windows、Android 和 Linux。所有数据都存储在你的自托管环境中,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,隐私安全有保障。
项目地址:点我跳转
部署安装
如果你想在外网也能访问到自己的 Blinko 笔记应用,建议配置内网穿透服务。你可以考虑使用 帕斯内网穿透,先注册账号备用。具体的操作步骤可以参考 这份详细教程,帮助你快速上手全平台的内网穿透配置。
🚀 最快速的部署方式
Blinko 提供了一键式部署脚本,让你在几秒钟内就能启动整个应用。只需在终端执行以下命令:
1curl -s https://raw.githubusercontent.com/blinko-space/blinko/main/install.sh | bash
这个脚本会自动为你完成以下操作:
创建 Docker 网络环境
启动 PostgreSQL 数据库容器
启动 Blinko 应用容器
可选地挂载本地 .blinko 文件夹用于数据持久化
📝 脚本执行过程说明
执行脚本后,系统会依次进行以下步骤:
1. 创建网络:脚本首先检查并创建一个名为 blinko-network 的 Docker 网络(如果不存在的话)
2. 启动数据库:自动启动 PostgreSQL 14 容器,数据库默认配置为:
用户名:postgres
密码:mysecretpassword
端口映射:5435:5432
3. 数据持久化选项:脚本会询问你是否需要挂载本地 .blinko 文件夹到容器内,用于保存应用数据。输入 y 确认,然后提供你想要的本地文件夹路径即可。如果文件夹不存在,脚本会自动创建。
4. 启动应用:最后启动 Blinko 应用容器,默认配置为:
端口映射:1111:1111
环境变量已预配置好,无需手动修改
🔧 端口说明
应用访问端口:1111(容器内外端口保持一致)
数据库端口:5435(宿主机)→ 5432(容器内)
如果你的系统中已有应用占用这些端口,可以编辑脚本中的 -p 参数来修改宿主机端口。例如,将 -p 1111:1111 改为 -p 2222:1111 即可将应用映射到 2222 端口。
🗂️ 数据存储
脚本支持挂载本地文件夹来持久化 Blinko 的数据。建议创建一个专门的文件夹(如 /home/user/.blinko)用于存储应用数据,这样即使容器重启也不会丢失笔记内容。
⚙️ 环境变量配置
脚本已经为你预配置了所有必要的环境变量:
必须配置(脚本已自动设置):
NODE_ENV:运行环境(已设置为 production)
NEXTAUTH_SECRET:应用密钥(已设置为 my_ultra_secure_nextauth_secret)
DATABASE_URL:数据库连接字符串(已自动配置为 PostgreSQL 连接)
可选配置(一般无需修改):
NEXTAUTH_URL:应用访问 URL
NEXT_PUBLIC_BASE_URL:公开的基础 URL
如需修改这些配置,可以编辑脚本中对应的环境变量参数。
✅ 部署完成
执行完脚本后,所有容器都会自动启动并设置为开机自启。你可以在浏览器中访问 http://localhost:1111(或你配置的 IP 地址和端口)来打开 Blinko 应用。
首次访问时,使用默认账号登录:
用户名:blinko
密码:blinko
到这里,Blinko 的部署就全部完成了!
项目总结
Blinko 是一个开箱即用的智能笔记应用,具有强大的 AI 搜索能力和完整的数据隐私保护。通过简单的一键部署脚本,即使是技术小白也能在自己的服务器或 NAS 上快速搭建属于自己的笔记系统。无论是个人知识管理还是团队协作,Blinko 都能满足你的需求。
本篇教程结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