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序列数据库InfluxDB 3 Core极简部署 监控传感器服务器性能分析,帕斯内网穿透远程访问配置教程!
作者
小编
发布时间

项目介绍
InfluxDB 3 Core 是一个专为时间序列数据设计的高性能数据库,专门用于收集、处理、转换和存储事件及时间序列数据。它是实时数据监控和近期数据分析的理想选择,特别适合需要快速查询响应时间来构建用户界面、监控和自动化解决方案的场景。
InfluxDB 3 Core 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: - 传感器数据监控 - 服务器监控 - 应用性能监控 - 网络监控 - 金融市场和交易分析 - 行为分析
该项目针对需要近实时数据监控的场景进行了优化,查询响应速度极快(最后值查询低于10毫秒,元数据查询约30毫秒),非常适合构建仪表板和交互式用户界面。
InfluxDB 3 Core 的核心特性包括: - 无磁盘架构,支持对象存储(或本地磁盘,无依赖) - 快速查询响应时间 - 内嵌 Python 虚拟机支持插件和触发器 - Parquet 文件持久化 - 兼容 InfluxDB 1.x 和 2.x 写入 API - 兼容 InfluxDB 1.x 查询 API (InfluxQL) - SQL 查询引擎,支持 FlightSQL 和 HTTP 查询 API
项目地址: 点我跳转
部署安装
如需在外也打开项目需要配置内网穿透使用,点击前往 帕斯内网穿透,先注册好账号备用。
InfluxDB 3 Core 提供了多种安装方式,最简单的方式是使用 Docker 单命令部署。项目支持 x86_64 (AMD64) 和 ARM64 架构,Docker 会自动选择适合您系统架构的镜像。
打开飞牛 NAS 或其他的 NAS 设备 点击本地镜像-添加镜像-从 URL 添加。这一步先添加 docker 镜像

镜像填 influxdb:3-core
等待下载完成后点击启动按钮启动容器

勾选开机自动启动后下一步,端口设置这里。请设置容器端口 8086 映射到主机端口 8086(如果端口冲突可以修改主机端口,比如改为 8087:8086,但容器内端口必须保持 8086)
存储位置这里,建议创建一个文件夹映射到容器的 /var/lib/influxdb3
目录用于数据持久化存储。
环境变量设置:可选设置,根据需要配置
- INFLUXDB_HTTP_BIND_ADDRESS
: HTTP 服务绑定地址,默认 :8086
- INFLUXDB_REPORTING_DISABLED
: 禁用使用情况报告,可设置为 true
- INFLUXDB_META_DIR
: 元数据目录,默认 /var/lib/influxdb3/meta
- INFLUXDB_DATA_DIR
: 数据目录,默认 /var/lib/influxdb3/data
- INFLUXDB_WAL_DIR
: WAL 目录,默认 /var/lib/influxdb3/wal
其他的都不用填写,直接下一步启动就好了。
创建成功后可以访问 ip:8086 到这里就可以正常显示项目了
穿透公网
打开帕斯内网穿透控制台,点击隧道管理-隧道列表

点击创建新隧道
隧道节点可以随便选,一般选个负载低的就可以

接下来填写信息,隧道名称可以随便填写
本地 IP 默认就可以
传输协议可以选择 TCP 也可以选择 HTTP/HTTPS
HTTP 就是域名的形式,教程以使用 TCP 为演示
本项目中如果没有修改端口的话默认是 8086 端口,这里本地端口就填 8086
远程端口可以留空也可以自定义。下图仅做参考,请按照实际项目端口添加。

填写完毕点击确定
点击刚才创建好的隧道,点击获取配置文件

回到飞牛 NAS,点击应用中心下载 frpc 客户端

打开后粘贴刚才复制的配置文件,点击确定即可
复制帕斯内网穿透控制台的访问 IP 和端口
可以看到已经正常穿透成功了
本篇教程结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