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源团队开发工具Team IDE一键Docker部署指南,多数据库中间件管理集成方案
作者
小编
发布时间

项目介绍
Team IDE 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开源开发者工具集,专为团队协作而生。它集成了 MySQL、Oracle、金仓、达梦、神通等多种数据库、SSH、FTP、Redis、Zookeeper、Kafka、Elasticsearch、MongoDB 等常用中间件的管理工具,让开发者可以在一个统一的界面中管理所有基础设施。
Team IDE 采用 Go 语言开发后端,Vue 构建前端,支持 Electron 客户端和浏览器访问两种方式。无论你是需要单机使用还是团队部署,Team IDE 都能完美适配。它提供了直观的可视化界面,让复杂的数据库操作、中间件配置变得简单易懂,即使是技术小白也能轻松上手。
项目地址:点我跳转
部署安装
如果你想在外网也能访问 Team IDE,建议配置内网穿透服务。推荐使用 帕斯内网穿透,先注册好账号备用,这样就能随时随地访问你的 Team IDE 了。具体的操作步骤可以 点我查看内网穿透全平台快速上手指南。
Docker 单命令部署(推荐)
Team IDE 提供了开箱即用的 Docker 镜像,最快速的方式就是使用单条命令启动。
打开你的飞牛 NAS 或其他 NAS 设备,进入 Docker 管理界面。
点击本地镜像 - 添加镜像 - 从 URL 添加。
在镜像地址栏填入以下地址(根据你的系统选择):
AMD64 架构(常见的 x86 服务器):
1teamide/teamide-server:latest
ARM64 架构(树莓派、ARM 服务器等):
1teamide/teamide-server-arm64:latest
等待镜像下载完成后,点击启动按钮启动容器。
端口映射设置
在容器配置中,需要设置端口映射。Team IDE 默认使用 21080 端口,将其映射到宿主机的任意可用端口即可。如果你的宿主机 21080 端口已被占用,可以修改为其他端口(例如 21081、21082 等),但容器内部端口必须保持为 21080。
存储卷挂载
Team IDE 需要持久化存储数据和配置文件。在存储设置中,创建一个本地文件夹(例如 /data/teamide/data),然后将其映射到容器内的 /opt/teamide/data 目录。这样即使容器重启,你的所有数据也不会丢失。
环境变量设置
Team IDE 的 Docker 版本基本无需额外的环境变量配置,所有配置都可以在容器启动后通过 Web 界面进行修改。如果需要高级配置(如 HTTPS),可以在容器内修改 conf/config.yaml 文件。
开机自启
勾选开机自动启动选项后,点击下一步完成容器创建。
完成部署
创建成功后,在浏览器中访问 http://你的NAS地址:21080(如果修改了端口,请使用对应的端口号)。
首次访问时,系统会自动生成 admin 管理员账户。登录信息会保存在容器数据目录的 data/init-user-info.json 文件中。
到这里,Team IDE 就已经成功部署完毕了!你现在可以开始使用这个强大的开发工具集来管理你的数据库、中间件和服务器资源。
本篇教程结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