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lik私有文件分享系统NAS部署指南,Docker快速搭建临时上传平台
作者
小编
发布时间

项目介绍
Plik 是一个功能强大的临时文件上传系统,采用 Golang 开发,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和用户友好的界面。它提供了类似 WeTransfer 的文件分享体验,支持多种存储后端和元数据存储方案。
Plik 集成了强大的命令行客户端、美观易用的 Web 界面,支持文件一次性下载后自动删除、流式传输、自定义过期时间、密码保护等多项功能。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企业部署,Plik 都能提供灵活的解决方案。项目支持本地存储、OpenStack Swift、Amazon S3、Google Cloud Storage 等多种数据后端,以及 SQLite3、PostgreSQL、MySQL 等元数据存储方案。
项目地址: 点我跳转
部署安装
如果需要在外网访问您的 Plik 实例,建议配置内网穿透服务。您可以选择 帕斯内网穿透 来实现这一功能,先注册好账号以备后用。具体的配置步骤可以参考 这份详细攻略,涵盖了全平台的上手指南。
Docker 快速部署
打开您的 NAS 设备(飞牛 NAS、群晖或其他支持 Docker 的 NAS)
点击本地镜像 - 添加镜像 - 从 URL 添加
在镜像地址栏填入:rootgg/plik:latest
等待镜像下载完成后点击启动按钮启动容器
端口配置
在容器启动配置中,需要设置端口映射。Plik 默认运行在容器内的 8080 端口。
宿主机端口:可自定义(如 8080、9000 等)
容器端口:8080(保持不变)
如果您的宿主机 8080 端口已被占用,可以修改宿主机端口为其他值,比如 9000,这样就可以通过 http://NAS_IP:9000 访问 Plik。
存储配置
Plik 需要持久化存储上传的文件。建议创建一个文件夹用于存储数据:
在 NAS 上创建文件夹,例如:/mnt/plik-data
在容器配置中将此路径映射到容器内的 /home/plik/data 目录
这样可以确保即使容器重启,您上传的文件也不会丢失。
环境变量设置
以下是 Plik 的主要环境变量配置:
必须设置:
PLIKD_DATA_BACKEND_CONFIG:数据存储配置,JSON 格式。例如:{"Directory":"/home/plik/data"}
可选设置:
PLIKD_DEBUG_REQUESTS:调试模式,默认 false
PLIKD_LISTEN_ADDR:监听地址,默认 0.0.0.0:8080
PLIKD_AUTHENTICATION:启用身份验证,可选值:disabled/enabled/forced
其他配置项保持默认即可,无需特殊修改。
勾选开机自动启动
在容器启动配置完成后,勾选'开机自动启动'选项,确保 NAS 重启后 Plik 能够自动启动。
点击下一步完成配置,容器将自动启动。
访问应用
创建成功后,您可以通过以下地址访问 Plik:
1http://NAS_IP:8080
(如果修改了宿主机端口,请使用对应的端口号)
此时您应该能看到 Plik 的 Web 界面,可以开始上传和分享文件了。
功能特性
多种上传模式:支持一次性下载、流式传输、可删除等多种模式
安全保护:支持密码保护、自定义过期时间、源 IP 限制等
灵活认证:支持本地账户、Google、OVH 等多种认证方式
强大的命令行工具:支持加密、压缩、归档等高级功能
多后端支持:支持本地存储、S3、Google Cloud Storage 等
跨平台兼容:提供 Linux、Windows、macOS 等多平台的客户端
总结
Plik 是一个功能完整、部署简便的文件分享解决方案。通过 Docker 一键部署,您可以在 NAS 上快速搭建自己的私有文件分享平台。无论是个人使用还是团队协作,Plik 都能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。
本篇教程到此结束,祝您使用愉快!